對於女人來說,懷孕可以稱得上是一場重大的考驗。尤其是第一次懷孕的準媽媽們,麵對各種過來人以及網絡上似乎看著都挺有道理的觀點,更是暈頭轉向,不知道該聽誰的。
其實,99%的女性都能很順利地生下健康的小寶寶,不用太擔心,至於其他的一些小問題,例如怎麽吃,吃多少,記住下麵這些原則就夠了。
原則一:吃得多不如吃得好一些過來人可能會勸告你在孕期多吃點,因為肚子中的寶寶也需要營養,但吃得太多可能會造成體重過重,反而影響孕期健康,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
所以,與其吃得多,不如吃得對:均衡多樣化,注意食品安全。
1.食物多樣化。
每天的飲食中應該包括五大類食物:穀物、水果、蔬菜、乳製品、肉類或其他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此外,盡可能地選擇顏色和種類各異的蔬菜和水果。
2.適當多吃穀類,盡量選擇粗糧和高纖維穀物。
3.保證動物性食品的攝入。
對於動物性食品,孕中期每天增加50克,孕晚期每天增加125克;對於魚肉,建議每周攝入300~450克。
4.每天喝300~500 毫升的奶類。
5.每周攝入1~2次含碘豐富的食物:比如紫菜、魚、蝦。
6.多喝水。
原則二:沒有那麽多不能吃的,重要的是控製量懷孕後,你會對孕期的飲食格外注意,可能常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飲食禁忌。比如,孕期不能吃零食、不能吃冷飲、不能吃螃蟹、不能吃辣、不能喝咖啡等。
其實孕期的飲食禁忌並沒有那麽多,零食、冷飲、螃蟹、辣椒和咖啡這些食物,孕媽媽都是可以吃的,隻不過有一些注意事項:
- 零食:既要確保食物衛生安全,而且也不能吃太多。
- 螃蟹:需要煮熟之後食用,而且要適量。
- 冷飲:不僅要控製量,而且要控製食用的速度,最重要的是要保證冷飲的衛生安全;如果有可能,盡可能用冷藏或冷凍的健康食物代替冷飲。
- 吃辣:具體要以孕媽媽能耐受的程度為準。
- 咖啡:建議每天不要超過2杯。
懷孕期間,你可能會吃一些複合維生素、營養補充劑之類的,比如:葉酸、鐵、鈣、DHA等,一定要注意不能過量攝入,可能會引起肝腎功能負擔。
1.葉酸
每天補充 0.4~0.8毫克。
2.鈣
孕早期:推薦的每日攝入量800毫克,一般多吃含鈣質豐富的食物就可以滿足;
孕中期和孕晚期:推薦的每日攝入量是1000毫克,這兩個時期因為飲食會難以達到這個標準,準媽媽可以選擇鈣劑補鈣,推薦選擇單片小劑量的鈣劑,每次不超過500毫克。
3.鐵
孕早期:每天20毫克;中孕期:每天24毫克;孕晚期:每天29毫克;
具體用法用量需要在就診評估個體情況後,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4.DHA
通常認為每天攝入不超過2克DHA補充劑都是安全的,建議孕媽媽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進行補充。
原則四:能順就順,順不了剖也沒多大問題如果條件允許,盡可能選擇順產。但如果出現下列情況,可以選擇剖宮產:
1.嚴重的妊娠期合並症、並發症。比如妊娠期糖尿病導致的巨大胎兒、子癇抽搐、嚴重的器官和係統疾病等。
2.胎兒、胎盤、羊水異常。比如頭盆不稱、胎兒宮內窘迫、前置胎盤、胎位不正、胎盤早剝等。
3.難產。比如在順產的過程中產程停滯、需要盡快結束產程。
4.產道異常。比如孕媽媽骨盆畸形、陰道畸形、有生殖器巨大尖銳濕疣等。
最重要的是要記住,沒有順產的寶寶比剖宮產的寶寶更聰明這一說法,剖宮產也不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原則五:孕期最好的胎教是媽媽的情緒管理孕期是否要進行胎教是很多孕媽媽都會關注的問題。然而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胎教可以促進胎兒的發育或使寶寶更聰明。
相比胎教,其實更重要的是孕媽媽的情緒。
有科學研究表明,孕媽媽在孕期的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會影響胎兒的生長和發育,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
所以,為了寶寶的良好發育,建議孕媽媽盡量努力調節自己的情緒,能夠每天保持好心情。狀態穩定、心情愉悅,就是給寶寶最好的禮物。
懷孕生孩子對於女性來說,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之一。然而,總免不了有一些原本重要的事情,會被忽略,或真假難辨……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幫助各位孕媽媽更好地度過漫長的孕期!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